范医院检验科
新生儿不明原因的发热,常规小便检查后让医生找到了原因所在,为何小便外观正常,却是尿路感染,为何刚出生几天就尿路感染?
当尿液中发现多量的白细胞,白细胞大于5个/HP(高倍显微镜)时提示有泌尿系感染。当尿液中红细胞超出正常值时,提示可能有尿道和前列腺炎症、肾炎、肾癌、膀胱癌、结石等疾病。但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却又不同的原因。
某日夜晚正值夜班,遇到儿科送检的急诊尿常规检查,结果如下。
结果有比较明显的尿路感染,询问患儿情况后得知是因新生儿黄疸和发热的原因入院,那这下有了发热原因,但这时会有人问吧,又是什么引起了新生儿尿路感染呢、随后值班医生开了血尿培养的医嘱,培养的这三天复查尿常规依然。
三天后血培养有了结果
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
新生儿败血症继发的尿路感染。
尿常规异常:
(1)尿白细胞与脓细胞:
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一般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HP)白细胞为1~2个,仍属正常。如每高倍视野超过5个白细胞,则称为镜下脓尿。镜下脓尿提示尿道有化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或尿道炎、肾结核等;肾小球肾炎时,尿内白细胞也可轻度增加。
尿中白细胞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化性改变,形态不规则,结构模糊,又可称脓细胞,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炎症引起来的坏死或变异的白细胞即脓细胞。
(2)尿红细胞:
尿红细胞,即尿液中出现的红细胞。尿红细胞增多是泌尿系统(肾脏,膀胱或输尿管)出血,血液进入尿液导致。
常见的血尿原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结核、肿瘤、外伤等。如单纯出现大量血尿则结石的可能性最大。
(3)小圆上皮细胞:
小圆上皮细胞一般是以形态和大小命名的,包括基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一般是以形态和大小命名的,包括基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如果你能通过光镜不染色就鉴别出来(需要经验),可以直接报告,如鉴别不清楚可以统称为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也可来自尿路任何部位的粘膜深层。尿路感染是也会有小圆细胞升高的可能
血培养大肠埃希菌: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极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后很难局限而导致全身广泛炎性反应,病情进展较快。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
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多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多发生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常有脐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相对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黄疸有时可为败血症惟一表现。(该患儿则是出现了黄疸与发热)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黄疸迅速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