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中注意事项:
(1)手术切开膀胱后应探查膀胱内有无结石、憩室、肿瘤等,并在条件许可时一并解决。
(2)应注意两侧输尿管口与膀胱颈部的距离,在两者相距较近特别在增生严重的病例要防止损伤输尿管开口,颈部缝扎止血时不能误伤输尿管开口。
(3)剜除增生前列腺腺体,主要有两种方法:尿道内钝性撕裂前联合黏膜,自远而近向两侧剥离腺体;或切开突入膀胱的腺体表面黏膜,找到分离平面,在外科包膜内顺行剥离腺体。在剥离尖部时,忌用暴力,应紧贴腺体离断或剪断尿道。
(4)止血:前列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确切可靠地止血,其关键是前列腺窝边缘部位的止血。除了常规对前列腺动脉进入腺体的4~5点与7~8点处行深缝扎外,应详细检查整个颈部有否活动性出血点,并逐一加以缝扎。腺窝内的出血是无法完全在直视下处理的。虽然前列腺包膜在剜除增生的腺体后有一定的自行收缩止血能力,但术后仍会有持续一段时间的渗血,因此必须将腺窝与膀胱之间予以阻隔,以防止腺窝内的血液进入膀胱形成凝血块而影响尿液的引流。
因此,在前列腺手术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方法,诸如将颈部边缘连续缝合、对颈部行荷包缝合、关闭颈口及预先缝扎前列腺血管蒂、腺体内注射无水乙醇腺窝内涂抹止血药物或药物纱布(3%双氧水或Monsel液或肾上腺素纱布)暂时性压迫、气囊压迫腺窝或封闭颈口等。主要目的是:①尽可能完善地止血;②完全阻隔腺窝与膀胱间通道。而质量优良的三腔气囊导尿管即可达预期目的,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采用上述诸多止血手段。气囊的压迫部位主要在颈部,当颈部过于宽大时可略为缝缩颈口即可。气囊导尿管牵拉压迫一般在8~20小时左右后待冲洗液转淡后即可解除。在术中止血不够满意的病例辅以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5)颈部楔形切除:对膀胱颈后唇肥厚者,则可在剜除前列腺增生组织后,分离膀胱颈后唇黏膜与肌层,楔形切除多余肌层,其上黏膜缝于前列腺后包膜上,以加速包膜上皮化。有时在术中发现膀胱颈部挛缩的病例,往往腺体较小、硬实、粘连严重无法剜除时,不可勉强剜除,而宜改行颈部楔形切除术或改行腔内手术治疗,否则有可能发生包膜、直肠穿孔或尿道撕裂等严重并发症。
(6)膀胱持续冲洗:术后必须保持导尿管通畅,2~3天后若尿液转清,则可停止冲洗。
END
来源:孙颖浩.《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为更好地服务泌尿外科医生,同时为大家提供展示技艺、分享经验的机会,欢迎各位泌尿外科医师投稿分享您的术式操作心得,或在留言区讨论个人体会。
此外,您也可以在留言区写下您希望了解的术式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我们为您解答。
编辑潘欢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