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是指骨盆底部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紧紧固定住盆腔内的尿遁、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使这些组织处于正常位置,此外,盆底肌还具有多项生理功能,如控制排泄,维持阴道的紧致、增加性快感等作用。在怀孕过程中,需要依靠盆底肌来承托日益增大的胎儿,并且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经会有一定的损伤,会出现被破坏、断裂的现象,所以在产后还会出现持续性的漏尿的情况。
做盆底肌评估时,有些患者明明咳嗽时会漏尿,但是评估的结果却是正常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正常情况下,当咳嗽、打喷嚏时,腹压增加,将膀胱向下、向后推动,此时盆底肌会非常迅速地收缩,将盆底夹紧,产生向上、向前的对抗力,即便膀胱内压增加,尿液也不会漏出来。
但当盆底肌肉收缩的力量不足(主要是Ⅱ类肌受损),膀胱内压突然增加,盆底肌hold不住,那么膀胱内压大于尿道内压,尿道被迫打开,就出现了尿失禁,也就是漏尿。
大家都知道盆底肌是一组肌群,不同肌肉协调运动,把电极放置于阴道所采集的肌电信号就不单单来自于一块肌肉,而是整个盆底肌综合的肌电信号。
盆底肌整体肌电信号正常,但是患者有咳嗽时漏尿的症状,说明盆底的结缔组织可能已经受损了。
轻者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偶尔漏尿,量少,不需要使用尿垫;
严重的话,跑跳时会漏尿;更糟糕的是轻微活动,比如从站立到躺下,这种体位的改变时也会漏尿。
因此,盆底肌评估正常,只是轻微漏尿,也要引起重视,因为随着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的加重,生活质量也会逐渐下降。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早期加强盆底肌的锻炼,通过盆底肌锻炼,改善盆底血液循坏,促进盆底结缔组织的恢复,让“吊床”变得更有力量。
如何进行盆底肌修复好?孕妇产后1-2周最好在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产后42天恶露干净之后,可以在专业的产后修复机构进行盆底肌修复,防止盆底功能因分娩而衰退。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