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经典,未病预防,有病不求人
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功效
木耳蛋白质的含量是牛奶的六倍,钙、磷、铁纤维素含量也不少,此外,还有甘露聚糖、葡萄糖、木糖等醣类,及卵磷脂、麦角甾醇和维生素C等,木耳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蛋白质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元素含量极高,每克干木耳含铁达毫克,是肉类的倍。黑木耳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极佳食品。黑木耳还有润肠解毒功能。黑木耳中的腺嘌呤核苷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还是中老年人的优良保健食品。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粪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缩小,排出。黑木耳为补品,药力平缓,故只宜用于轻症、缓症或亚健康者的日常保健,若遇重症、急症当需配伍他药或作为治疗辅助品。此外,黑木耳较难消化,并有一定的滑肠作用,故脾虚消化不良或大便溏稀者忌用;对木耳及与其相类似真菌过敏者均忌服。
作用功效
1.木耳中铁的含量极为丰富,故常吃木耳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2.木耳含有维生素K,能维持体内凝血因子的正常水平,防止出血。
3.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
4.它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
5.它还有帮助消化纤维类物质功能,对无意中吃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有溶解与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矿山、化工和纺织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6.木耳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7.中医认为木耳的价值很高,具有一定的,需要注意的是木耳不宜鲜用。
黑木耳以四川大巴山附近山民使用青杠木培育的黑木耳口感最好。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易经开始种植黑木耳。温家宝总理曾于年亲自到四川省通江县考察。其次是位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上一带的光木耳。其中又以黑龙江的林都以及牡丹江部分地区、辽宁桓仁县、以及河南伏牛山地区卢氏县等为最大产地和黑木耳种植基地。牡丹江东宁县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是目前国内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东北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河南卢氏县为最大野生黑木耳产地。
牡丹江地区地区处长白山上东北部的木耳(4张)张广才岭,以及老爷岭锅盔山脉的交汇地带。该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气温和湿度条件最适宜黑木耳等多种真菌类名贵食用菌的生长。
除此以外,云贵两广的云岭和横断山区也是重要的黑木耳产区。还有秦岭巴山、伏牛山神农架大别山、武夷山等地也出产优质的黑木耳。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而黑木耳培植方法,在世界农艺、园艺、菌艺史上,都堪称一绝。
种类
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最大者可黑木耳达12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几无色,(-)μm×(5-6)μm。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2-3.5μm。子实层生于里面,由担子、担孢子及侧丝组成。担子长60-70μm,粗约6μm,横隔明显。孢子肾形,无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无色,常生于子实层表面。
毛木耳子实体初期杯状,渐变为耳状至叶状,胶质、韧,干后软骨质,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皱褶,直径10-15cm,干后强烈收缩。不孕面灰褐色至红褐色,有绒毛,(-)μm×(4.5-6.5)μm,无色,仅基部带褐色。子实层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并稍有皱纹,成熟时上面有白色粉状物即孢子。孢子无色,肾形,(13-18)μm×(5-6)μm。
房县的黑木耳因其“形似燕,状如飞”,又被称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称。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是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而且房县黑木耳被国家认定为地理保护产品。
子实体群生,胶质,干后软骨质。幼时杯状,后期盘状至叶状,(2-7)cm×(1-4)cm,厚5-10mm,边缘平坦或波状。子实层面凹陷,厚85-μm,有明显的皱褶并形成网格。不孕面乳黄色至红褐色,平滑,疏生无色绒毛;绒毛(35-)μm×(4.5-9)μm。孢子圆柱形,稍弯曲,无色,光滑,(10-13)μm×(5-5.5)μm。
又名银耳,质量上乘者称作雪耳。担子亚球形,亦呈白色,12~13x10微米,透明;担子孢子亚球形,6~7.5x5~6微米。寄生于朽腐的树木上,被人们誉为“菌中之冠”,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之补药。历代皇家贵族将银耳看作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白木耳又名银耳
秋木耳起源于清朝,当时有个太医发现一种植物,很像木耳,但是木耳是黑色的,这种植物是有点发暗绿色,而且研究出这种类似木耳的植物营养价值比木耳要高,当时是秋天发现的,所以叫做秋木耳。它生长期长,肉厚,口感柔嫩待特点优于其它木耳品种,经人工挑选,除杂,去根后自然晒干,保持秋木耳原有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秋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作用,具有清毛,洗肠,润肠,减少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硬化,减低血栓的作用。
根据木耳的生长采收季节可分为春木耳、伏木耳和秋木耳。春季和秋季的气温比不二生长的适宜温度略低,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木耳的生长速度慢,肉质较厚,质量好;夏季,特别是进入伏天,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木耳的生长速度快,肉质比较薄,质量稍差。
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还能断谷疗痔。生长在古槐、桑木上的很好,柘术上的其次。其余树上生的木耳,吃后使人动风气,发旧疾,肋下急,损经络背膊,烦闷。只要是有蛇、虫从下面经过的木耳,有毒,尤其是枫木上生的术耳,有大毒,如误食会使人狂笑不止。采来的木耳如颜色有变,就有毒,夜间发光的木耳也有毒,欲烂而不生虫的也有毒,食用害人。如吃木耳中毒,可生捣冬瓜藤汁解。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