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卢女士患双肾结石,多年来碾转多地治疗,先后经历了输尿管碎石术、输尿管膀胱壁瓣修补术、右肾造瘘及尿性囊肿引流术等手术,饱受病痛折磨,生活苦不堪言。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年初,卢女医院就诊。入院后,医院肾移植科主任曾力教授立即组织全科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
患者输尿管损伤,肾脏与输尿管之间泌尿通路梗阻,残余的输尿管极短,无法满足输送功能。之前的多次手术也导致患者膀胱位置发生改变,且周围瘢痕严重粘连,右侧尿路通路不通,左侧肾脏通路也受到影响。专家团队在全面、精准、详细的术前检查和病情分析后,决定为肾脏“搬家”(即自体肾移植)。
自体肾移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需要把肾脏下移到髂窝里,跟肾动脉、髂血管吻合,肾静脉也跟髂静脉吻合,这样可以缩短输尿管和膀胱之间的距离。但自体肾移植与异体肾移植又有不同,患者要经历两次大手术——一次取肾、一次移植。
该技术对医生团队要求极高,医院能完成此类手术。经过讨论,科室决定由朱有华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由于患者经历多次手术治疗,入院时右肾周尿液渗出、并出现了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肾脏及输尿管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经腰部切取肾脏极为困难。瘢痕组织像化石一样附着在肾脏和输尿管周围,不用力切不下来,用力怕损伤周围组织。朱有华教授带领手术组临危不乱,从薄弱处着手,抽丝剥茧,慢慢显露术区,经过4小时成功将右肾切除。
随后便是工作台上的肾脏修整术和自体肾移植。由于患者曾接受膀胱输尿管成形术,膀胱位置已经改变,所以确定膀胱位置将肾输尿管与膀胱吻合是手术团队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医院的肾移植专家,其对泌尿系统手术和解剖也颇有研究,经过他的准确判断了膀胱位置后,顺利进行了尿路重建。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经过8个多月的随访,自体移植的肾脏状态很理想。患者保留了两个可以持续工作的肾脏,避免了可能肾功能减退甚至透析风险,恢复了常人生活。
主管|海军医院政治工作处
监制:李晋宇
编审:冯瑾
编辑:马天峰
文稿、图片:器官移植科付嘉钊赵闻雨
投稿邮箱:changhaiyuan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