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弋医生》,图文并茂的泌尿专栏速递
在《膀胱里长了东西》中我曾介绍,如果膀胱长了肿物让人打怵,大多数是尿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尿路上皮癌最多,即常说的膀胱癌。像什么腺癌啦、鳞癌啦、肉瘤啦等恶性肿瘤都非常少,所有恶性肿瘤加起来占膀胱肿物的90%以上。但其他的不到10%是什么呢?
这10%称为非恶性肿瘤的膀胱肿物,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但有时会碰到,有的长成恶性瘤子模样或整个膀胱壁弥漫增厚,与膀胱癌很相似。切下来一翻两瞪眼,不是癌!由于不常见,临床过程难以搞清。还有的肿物很大并延伸到膀胱以外,类似外侵的表现,甚至直到膀胱被切除后才最后确诊。因此,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存在相当的难度。
膀胱造影显示肿物(箭头)
简单复习一下膀胱的结构!我们的膀胱是空腔脏器,用于储存尿液及排尿功能。膀胱壁分为四层(如下图),最内层覆盖的是尿路上皮(urothelium),由3-7层扁平的细胞组成,由于在排空和充盈状态下尿路上皮细胞可以从立方变为扁平,也曾经称为移行上皮(transitionalepithelium)。上皮下的第二层称为固有层(laminapropria),内部含有丰富血管。固有层下方第三层为肌肉层(muscularispropria),由纵横条状的平滑肌纤维构成,靠内与靠外肌纤维不同走向,完成储尿和排尿功能。最外面的第四层是外膜(adventitia),一层结缔组织。
膀胱病变无外乎向腔内突出或向外面蔓延,即腔内局部肿块或弥漫性膀胱壁增厚、外侵,肿块样的肿物既可以是膀胱癌,也可来源于先天性、炎性、特发性或感染性等多种疾病。临床上,大体和影像学表现有重叠,往往需要组织学病理确定。只有部分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赋予影像检查的必要性。弥漫性膀胱壁增厚也有很多非肿瘤性来源,包括感染、炎性疾病或放化疗暴露等,尽管影像学表现并不特异,仍然具有一定价值。
这些肿物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即使对泌尿专科医生也是很有挑战的。回顾这些年,我自己就遇到过一些,把原来每逢膀胱肿物必是癌症的观念颠覆不少,于是开个小系列把这些少见情况分次介绍一下。如果哪天你、友人、家人遇到膀胱肿物问题,提出一些不是癌症的可能性一定会让医生对你刮目相看。如果碰巧有遇到或听到类似经历,也欢迎你分享给我哈。
医生不一定的都能射准哦!
给你留个小问题:你听说过不是膀胱癌的肿物吗?能举出几种吗?
以上内容是张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