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石子能有多厉害呢?
不夸张的说,它可能会让你疼得死去活来。
据说膀胱结石疼起来就是这样的:
结石疼起来可怕,不取出来更可怕。别看现在有了无创手术,轻轻一震,就能让结石排出。但放在以前,人们不知道受了多大的苦。
“徒手生取”结石
其实早在古埃及,人们就对怎样取出膀胱结石有了初步的尝试。只是,这方法听上去多少有些暴力[1]。
先来说说思路吧,在那个什么技术都没有,只能靠双手劳动的年代,想要成功取出结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徒手生取”!
怎么个“徒手生取”呢?
方法很简单,首先取石者需要先用拇指一样粗的插管扩张结石患者的尿道,然后再将手指插入其肛门,从直肠对膀胱进行挤压,直到结石被挤入尿道随尿自行排出。
怎么样,刺不刺激?听上去有没有觉得哪里疼了一下?
不过,这种徒手取石的方法,对付小的结石还行,大的可就不好说了,疼?疼也只能忍着。
但也先别急着同情患者,因为比起患者,取石者也并没有好到哪去。为了将结石顺利地取出,取石者往往需要在结石被挤入尿道的时候,用嘴将结石吸出。额……什么味道我就不说了,只觉得什么样的职业都是不容易的(插一句嘴,文艺复兴之前,医生和取石者是两种职业)。
挺过一关,还有一关
到了公元1世纪左右,这种“徒手”的方法依然没有淘汰,不过相比于之前,在操作性和规范性上还是进步了很多。
说它进步,主要是因为它有了术前准备、摆体位和正式手术过程等重要步骤。
先来说说术前准备吧,这项过程主要体现在饮食和运动上。患者术前必须保证禁食,但可以喝水,这点跟现在的术前准备多少有点相似,另外,还要保持适当的锻炼有利于结石下降。
接下来,就是摆体位了,这应该算得上是一项技术活了,尤其考验手术助手的力量。一般来说,一台成年人的手术往往需要标配两到三个助手。助手的任务,主要就是按住病人,让其上半身处于仰卧位,同时还要抱住病人的膝盖,暴露出病人的手术部位[2]。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没错,这就是后来做会阴部检查、手术常用的截石位。
对于助手来说,难的不是帮病人摆体位,而是在手术期间,要一直保持这种体位不动[3],所以如何挑选助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必须要健壮的,最好是看上去像健身教练那种身材。
摆好体位以后,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手术过程了。
手术者需要将自己左手食指和中指缓慢地插入病人的肛门,然后右手放在病人的下腹壁上,双手配合着挤压结石,直到结石被挤压到膀胱颈。
这时候,手术者需要在病人的会阴部做一个月牙形的切口,然后逐渐一层一层分离切口,直到可以打开膀胱颈,用特制的钩子将结石勾出。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麻醉,所以想要进行这样一场手术,既考验患者的心理素质又考验手术者的心理素质。
最后就算是结石顺利取出来了,患者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想要完全恢复到正常,患者往往还需要花上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当然,这种情况还算是幸运的,如果不幸的话,病人很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并发症。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可怕的手术。但就是这样既残酷又无奈的手术方法,一直沿用了多年。
尽管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手术方法,但都没怎么流行起来,直到16世纪出现的“器械手术”。
“器械手术”
16世纪,意大利外科医生FarnciscodeRomanis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器械手术”的新型取石术,单从名字上也能看得出来,这种新型取石术加入了不少手术器械。
手术者需要先用一根有槽探杆插入尿道定位膀胱颈,然后用一把宽刀在膀胱颈上方做一切口,紧接着再用扩张器扩张切口,能够让钳子顺利探入,取出结石。
宽刀
扩张器
在Romanis学生Marianus的推动下,这种新型手术很快流行了起来。
尽管这种操作比之前规范了不少,但依然摆脱不了较高的手术风险(据说当时的“麻醉方法”就是和病人聊天,转移其注意力),所以人们开始想办法,如果能将结石在体内粉碎,细小的结石随尿排出就好了。
听上去,这个想法确实很不错,既省掉手术切口这一趴,减少病人感染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苦感,算得上是一石二鸟。只是想要变成现实,可就需要大把大把的时间了。
到了19世纪的时候,JeanCiviale终于研发出了第一台碎石仪器,它由两根金属管组成。其中一根套在另一根的里面。
别看碎石仪设备简单,但使用起来确实有效。
外面的管一端有三个爪子,这样一来就可以抓住膀胱里的结石,接着就可以旋转里面带有尖端的实心金属管将结石击碎,等到结石击碎到一定程度后,病人就可以自行将结石碎片排出[4]。
这种手术方法不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还极大地将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到了之前的10%。所以一时间,受到了很多患者的追捧。
“冲击碎石法”
在这之后,医学界又涌现出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碎石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法国外科医生Heurteloup发明的“冲击碎石法”。
与上面的碎石术相比,结石不再是被三个爪子抓住,而是被两片刀片固定住,然后医生通过用小锤子敲打这种器械的体外部分,通过机械波就能将结石震碎,等结石震碎到一定程度后,细小的结石就能够随尿自行排出了。
准确来说,这种碎石法主要是提高了结石粉碎的能力。
虽然方法是个好方法,但是用锤子敲打多少会让人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之后锤子又被一对螺母螺钉所取代了。
到现在为止,怎样击碎结石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怎样让结石碎片彻底地排出又成了一个大难题,虽说击碎的结石能够随尿自行排出,但总不能保证所有的结石碎片都能排出。毕竟斩草还要除根呢,更何况是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的结石呢?
在这个问题上,医生们可是没少费功夫。
年,波士顿泌尿科医生HenryJ.Bigelow首先提出了借助负压引流的作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患者体内的结石被击碎后,在导尿管处连接一个负压橡皮球,通过捏橡皮球产生负压引流,就可以把体内的碎石给抽吸出来。
正常情况下,这种装置可以连续工作2个小时,重要的是,只要反复进行几次,就可以将体内的结石碎片全部清理干净。从死亡率来说,这种方法从24%降到了2.4%。
后来,随着膀胱镜的引进和越来越多的使用,年轻的HughHampton又开发出了膀胱镜下的碎石术。
目前,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手术取石术,也就是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另一种是非手术取石术,可分为膀胱镜机械碎石(大力钳碎石)、液电效应碎石、超声碎石、弹道气压碎石等。
其中,超声碎石更是将手术推向了无创的程度。超声碎石是利用电能转变成声波,声波在超声转换器内产生机械振动能,通过超声电极传递到超声探杆上,使其发生振动,当与坚硬的结石接触时产生碎石效应,但对柔软的组织并不产生损伤。
无论是之前的暴力取石术还是现在的无创术,人们因为这颗小石子痛过,也疯狂过,但终究还是赢过了它。
编辑神叨叨
朋友们,请记住,上面这些术式千万不要尝试模仿~
参考文献:
1.MarketosSG,LascaratosJ,MalakatesS.Thefirstrecordoflithotripsy,intheearlyByzantineera[J].Britishjournalofurology,,74(4):-.
2.ShahJ,WhitfieldHN.Urolithiasisthroughtheages[J].BJUinternational,,89(8):-.
3.Ellis,H.“AHistoryofBladderStone.”JournaloftheRoyalSocietyofMedicine72,no.4(April):–51.
4.HerrHW.‘Crushingthestone’:abriefhistoryoflithotripsy,thefirstminimallyinvasivesurgery[J].BJUinternational,,(4):-.
本文作者
艺兮
野蛮尝试之后,终见黎明
Why君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