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膀胱造瘘管的日常护理
膀胱造瘘术是一种尿流改道的方法,通过穿刺膀胱,将造瘘管放入膀胱内,直接引流出尿液。造瘘术解决了患者不能排尿的问题,但是造瘘术后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术后置管时间长容易发生结石、引流管堵塞、导管脱出、泌尿系感染等。因此,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
尿液的观察
学会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尿量、气味是否正常,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透明,一天尿量约~ml。较常出现的异常是血尿、絮状物、脓性尿、浑浊尿、堵塞等。
造瘘口的护理
造瘘管处皮肤接触造瘘管,容易出现发红、分泌物、增生等问题。做好皮肤的护理,膀胱造瘘早期(第1个月)每日用0.1%碘伏消毒造瘘口周围皮肤(以造瘘口为中心自内向外15cm),消毒造瘘管(自造瘘口向外10cm),清除分泌物,覆盖敷料。瘘口形成后(第2个月起)每天用温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及造瘘管上分泌物,保持造瘘口皮肤清洁、干燥。
造瘘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造瘘管和引流袋,勿打折、扭曲、受压,保持引流袋低于造瘘口下15cm以上,防止尿液返流造成感染。在翻身、起床或变换体位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将造瘘管脱出。
一般每2-4周更换造瘘管,长期不更换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比如感染、堵塞、结石、发热等。建议更换造瘘管前喝温水-ml,并夹管半小时,使膀胱适当充盈,方便医护人员换管时判断导管深浅是否合适。
每周更换引流袋,更换前清洗双手,用安尔碘消毒造瘘管接口处,拔除引流袋连接处的套冒,然后连接引流袋。引流袋达1/2~2/3满时应及时倒掉。
多饮水在肾功能、心功能正常情况下建议每天饮水量达~ml,睡前、夜间要适量饮水,使饮水量分配均匀,使尿液稀释,冲刷管腔,降低造瘘管堵塞、泌尿系感染等问题。
洗澡:洗澡以淋浴为主,洗澡后应及时擦干净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出现以下问题应及时就诊:
(1)尿频、尿急、
(2)血尿
(3)尿液浑浊、伴有发热
(4)尿液引流不通畅或从造瘘口渗出
(5)膀胱区胀痛
(6)造瘘管脱出
专家简介
刘敏
中大五院泌尿专科护士、主管护师
本科学历,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十七年。擅长尿失禁护理、泌尿造口护理、泌尿导管的护理、前列腺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复杂性肾结石早期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及膀胱灌注管理等,包括自我清洁间歇性导尿、盆底肌训练、自我尿道扩张、人造膀胱护理、长期留置尿管病人的延续护理、膀胱造瘘管更换、肾造瘘管的更换等。
出诊时间:
泌尿专科护理门诊:星期一下午、星期二上午、星期四上午(如有变动,以当日公布为准备)
岀诊地点:诊室
工作语言:普通话、粤语
初审:周益红
审核:郑晓霞
审核发布:戴英波、汤育新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