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是几大穿刺中相对简单易行,风险较小的操作了,目的是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给药、抽取积液,同时帮助诊断和治疗。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腹腔穿刺。
—1—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腹腔积液性质未明,协助诊断。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腹胀、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
3.腹腔注入药物治疗。
4.腹水回输治疗。
5.人工气腹。
禁忌症
1.躁动不能配合。
2.肝性脑病前期(相对禁忌症)及肝性脑病。
3.电解质严重紊乱。
4.腹膜炎广泛黏连。
5.包虫病。
6.巨大卵巢囊肿。
7.明显出血倾向。
8.妊娠中后期。
9.肠麻痹、腹部胀气明显。
—2—
操作前准备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和凝血因子。穿刺前排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材料准备
1.腹腔穿刺包(也可以用中心静脉置管包):弯盘1个,止血钳2把,组织镊1把,消毒碗1个,腹腔穿刺针(或中心静脉穿刺针),洞巾,纱布4-5块,无菌试管(留取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5ml、20ml、50ml注射器各1个及引流袋。
2.消毒用具(碘伏、胶带)、利多卡因,无菌手套2副。
3.皮尺、多头腹带、盛腹水的容器、培养瓶。如需要腹腔内注射药物,还需要准备药品。
操作者准备
1.核对患者姓名。
2.洗手(六步洗手法)。
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搏和腹部体征。
4.根据具体病情安排体位如:坐位、平卧位、半卧位或稍左侧卧位。
协助患者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放腹水时)。
—3—
操作步骤
1.体检:术前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再次确认有无腹水。
2.体位:根据病情可选用坐位、平卧位、半卧位或稍左侧卧位。
3.穿刺点:
a.一般取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
b.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偏右1.5cm处。
c.少量腹水患者取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
d.包裹性积液需在B超定位后穿刺。
4.消毒:将穿刺部位消毒两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的区域,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戴无菌手套,铺洞巾并使用胶带固定。
5.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
6.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腹腔穿刺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脱空感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经验上采用Z字路径进针可减少腹腔积液漏出),如使用的是中心静脉导管,则需要置入导丝,沿导丝放软管,拔导丝,用注射器抽腹水。
7.放腹水的速度和量:放腹水的速度不应该过快,以防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而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现象。一般每次放腹水的量不超过-ml。肝硬化患者第一次放腹水不要超过ml。
8.穿刺点的处理: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或软管,盖上消毒纱布,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带固定,并用腹带将腹部包扎。
9.术后的处理:术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注意保暖,术后测量患者血压、脉搏,测量腹围。注意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腹压高的患者穿刺后需用腹带加压包扎。
—4—
并发症及处理
1.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a.术前了解患者有无穿刺禁忌症
b.放液速度不宜过快,放液量要控制,一次不要超过ml。
c.出现症状时停止抽液,按照肝性脑病处理,并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
2.出血、损伤周围脏器
a.术前复核患者凝血功能。
b.操作动作规范、轻柔。熟悉穿刺点,避开腹部血管。
3.感染:
a.严格无菌操作。
b.感染发生后依据病情使用抗生素。
4.休克
a.控制放液速度。
b.立即停止操作,处理休克(如补液、吸氧、肾上腺素)。
5.麻醉意外
a.术前询问过敏史,特别是麻醉药。
b.若使用普鲁卡因,术前应做皮试。
c.术前备肾上腺素。
—5—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并发症的处理,任何操作都需要亲自上手去感受,所以大家临床工作上多练多做,一定会有收获,最后附上2个腹腔穿刺的视频,结合上面的文字步骤,希望让大家有更直观的体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