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滥用止痛药很多人身体一旦出现疼痛就会立刻吃止痛药,其实长期乱吃止痛药存在很多危险。首先是对胃肠道的刺激,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严重的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
第二是导致肾脏损伤,第三是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第四是产生心理依赖。另外由于止痛药掩盖了病情,人们很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比如癌症。
温馨提示: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剧烈疼痛,特别是头、胸、胃、腹部疼痛等,医院查明原因,千万不可自行吃止痛药。
2.不可随意服用维生素很多人注重养生开始服用各种维生素,但是要注意服用维生素超过人体上限的剂量,就会出现副作用。比如脂溶性维生素,从体内排出的过程比较慢,摄入过多会增加中毒风险。
对于婴幼儿而言,过量补充维生素A,可能引起呕吐、皮肤干燥等症状,为了所谓的美白过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带来危害,维生素D过量不但不能促进骨骼生长,还可能让儿童的骨骺过早闭合,影响骨骼发育。
温馨提示:注重食物搭配饮食规律的健康人一般不需要补充,已确诊为维生素缺乏的人、偏食或减肥的人、孕妇、消化吸收差的老人和特殊疾病群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
另外,三餐不规律、常年在高温、寒冷环境中工作、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习惯的人,也可适当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补充任何一种维生素都要看清剂量,如果幼儿经过检查发现需要补充维生素D,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应剂量。另外,吃维生素最好别空腹,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D、E、K。
3.创可贴不是伤口的万能贴创可贴的基本作用是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伤口感染。
不宜使用创可贴的情况有:出血较多的伤口;小而深的伤口;动物咬伤、蜇伤;皮肤疖肿;污染较重的伤口;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者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或者烫伤的创面。
温馨提示: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使用中,除非伤口没有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24小时内可不用换创可贴,否则都应及时更换。
4.补钙请勿过量婴儿和青春期保证钙摄入量是必要的,但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不但影响孩子胃口,还容易出现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可能患上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
高钙摄入还会影响铁、锌、镁等元素的吸收。孩子补钙越多越好是误区;婴幼儿时期补钙是为了预防佝偻病;单纯补钙并不能直接让孩子长得更高。
温馨提示:若被确诊缺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其实,最好的钙源还是食物,豆制品、奶制品、鱼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是最佳天然钙剂,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比吃钙片有效的多。
5.服药用水要注意吃药时用饮料、牛奶等送服是错误的做法。另外,喝水不够也会有危险。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特别是服用部分抗菌药物,比如磺胺类药物等,其代谢产物对肾脏有一定影响,甚至可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泌尿系统损伤。
温馨提示:服用大多数药物,至少喝~毫升的水,如服用胶囊剂,要增加饮水量,否则胶囊易粘附在胃壁上,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
吃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等镇咳药后,不宜马上喝水;吃完药后最好不要马上躺下,应活动10~20分钟。
所以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喝水量。
6.吃药必须按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期间,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就会私自加大药物的使用量,觉得这样就能有“效果”,最后往往产生不好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7.不可随意用药有人生病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断就开始自己买药吃,在没有询问医生的情况下服用药物,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前没吃完的药这次接着吃,觉得症状差不多,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一是因为要对症下药,非专业人员私自服药具有很大的危险,放久了的药可能会过期或者是因为环境影响而失去药效。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