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两个猪苓汤应用相关的病例,肾结石和膀胱结石。
这个肾结石病例没有涉及到诊断,因为病人已经经过西医确诊为肾结石,医院要碎石之前找到我,想知道中医是否有解决的方法。
当时病人的状况是:1、后腰经常有突发性的阵痛,能痛的满头大汗。2、血尿,严重的时候肉眼都能看到小便偏红色。
治疗的话很简单,就是伤寒里猪苓汤+茯苓戎盐汤的合方:猪苓,茯苓,阿胶,滑石,泽泻,青盐。给病人开了5付。
病人吃第一副药,没有啥感觉;第二幅药完了后,感觉后腰肾处出现明显的酸痛和无力感,而且小腹也有比较明显的坠胀感,血尿也更明显。
由于这个病人是我的老病号了,尽管看上去肾结石被我治坏了样子,但是还是很信任我的;出问题后就积极的给我电话沟通。我就问她:除了疼痛和下坠的感觉,精神状态怎样?有没有觉得整个人萎靡不振?她回复说:人感觉还好,没有萎靡;精神头也还行。
病人没有出现精神萎靡,那就是表示药是对的;现在之所以出现症状加重的问题,是因为当前药物正在进行碎石、排石的工作:肾脏内新秩序的建立,需要破坏当前的旧秩序;这是一个破而后立的过程,所以出现症状加重的表现。病人整体的精神状态并未受到影响,这说明出问题的范围也仅仅是在肾的范围;如果是误治的话,问题会影响到人的整体。
五付药结束,病人腰痛、血尿的症状基本消失了。为了巩固下排石效果,又让病人去抓了3副药;这之后,肾结石的症状全部消失。
大约半年以后,病人跟我说又有点肾结石复发的苗头;同样处方3付药,症状消失。如今距离初次治疗已经过去了2年多,病人的肾结石再无复发。
第二例是膀胱结石,我们先看看病人的主诉:
1、主要问题是小腹不舒服,大概有两三个月。
2、前段时间是下午傍晚开始到晚上感觉小腹胀,有种想大便但是实实在在上不出的感觉;睡觉后第二天起来就不胀了,下午又开始。
3、后来小腹胀的次数减少,但是大便后小腹隐隐不舒服的感觉增多;说不上很痛,有点类似痛经的那种隐隐作痛;睡觉或者专心做什么事情就感觉不到或者觉得不痛了,所以偶尔还怀疑是心理作用。
4、一般早上排便,所以上午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了,如果一两天不排便,就不会隐隐不舒服,但会小腹胀。就小腹在胀和隐隐不舒服直接切换。
这个病人其他方面都正常,只是最近出现了主诉中描述的上述问题。女性小腹疼痛和胀满一般会考虑脾脏(湿)、子宫(淤血)、膀胱(小便)、大肠(大便)的问题。
这个病人每天都有大便,且大便基本成型,基本可以排除大便堵到或者痰湿堵到的问题,也就说大肠和脾脏无问题。月经正常,排除子宫问题。基本就剩下膀胱了。
前面第2点,病人下午傍晚开始到晚上感觉小腹胀。更年期以后的女性经常会遇到下午发潮热的问题,病人会感觉身体内一阵热冒出来,然后就出一身的汗;这种午后潮热就是疾病跟时辰的对应关系。
人体的十二经络里,膀胱经申时当令,也就是下午3点到5点。病人傍晚的时候开始感觉小腹胀,这就提示问题可能出现在膀胱。
第3点,大便后小腹隐隐不舒服的感觉增多。与肾结石是固定在肾脏内不同,小小的结石在膀胱内是可以跑来跑去的。所以膀胱结石的症状严重程度可能与身体的姿势有关。病人表现出的症状是大便后问题加重,而躺着睡觉时几乎感觉不到症状,这说明症状和身体的姿势可能是相关的。
基于以上2点,我觉得应该是膀胱结石。处方依然是猪苓汤+茯苓戎盐汤。但病人买不到大青盐,就单纯的用了猪苓汤,3付。
3付药后病人反馈:小腹不舒服的次数有减少,但是还是有;小腹胀的感觉也偶尔会有。这说明前面的判断确实是正确的,我让她原方接着吃吧,觉得没事大碍了,就自己停了。
肾结石的早期诊断,倪海厦先生教了一个方法,就是脚踝内侧太溪穴位置,手按去会有压痛点。倪海厦先生讲解的很详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搜一下。西医对膀胱结石的诊断是用泌尿系统彩超或者膀胱镜,诊断是也没有多大难度。
治疗的话,两种结石一般是手术取石或者体外碎石,也是很成熟和常见的技术。但有一点,这些手段虽然解决了现有结石的问题,但并未改变肾脏和膀胱的内环境。也就是说,肾脏和膀胱内产生结石的因素依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结石还是有较大概率复发的。
猪苓汤,在排石的同时,顺带解决了肾脏和膀胱内湿热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此以后,结石的复发率会比西医治疗低很多的。
一般来说,这两种结石的最开始的源头都是肾脏和膀胱的阳气虚;如果想更完善的解决这类问题的话,就在猪苓汤排石结束后,给病人稍微扶扶阳。如果病人没有不好的生活习惯的话,这样就基本上能实现根治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