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资质?
无论是看门诊,还是查房,或者上台手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必须是:
憋尿
有人对护士的厕所行为做过统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延迟排尿
其实这一切也不难理解。
试想一下,还有半小时就要下门诊但还有20个号没看,或者好不容易刷手穿衣戴手套,这种时候你忽然想尿尿……
所以,这也许是一期医护人员进阶教程,老想尿尿怎么办?
可以试试在膀胱里装个灯。
过度活动的膀胱
膀胱装灯的说法,并不是丁丁我在瞎扯。
一群神经科学家和材料工程师联合组成了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微型植入设备。
这种设备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给膀胱装个灯,就可以控制大鼠的神经活动,并帮助恢复膀胱功能。
他们把这项研究发在了Natur上
图源:Natur网站截图
这项研究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帮助「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膀胱还没有胀满就开始收缩,导致患者经常感到尿急,甚至在去厕所的半途中漏尿,对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增加,由此继发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中国相关数据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就有超过1人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
所以,研究出「长期控制膀胱」的办法,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之前,科学家们主要采用的是电刺激。
但这项技术有很多局限。比如,连续的电刺激可能让患者感到不舒服或疼痛,或者可能干扰神经向其他器官发出的电信号。
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麻醉学教授RobrtGrau博士指出:「过去的设备因为特异性不够,神经刺激会有一些脱靶作用。」
电不行?那就用光吧
研究人员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既然电刺激有局限性,那就用「光遗传技术」来特异性地控制动物的神经活动吧!
他们通过病毒载体,向动物膀胱的神经细胞内导入「对光信号敏感」的视蛋白。
这样一来,膀胱的神经细胞就能被光控制:通过调亮、调暗灯光,改变对神经细胞的刺激信号。
接着,研究人员给动物的膀胱套上一个柔软、有弹性的应变计,它可以随着膀胱的充盈和排空而拉伸或收缩。
前面提到的膀胱里的灯泡,则是植入的一对微型无机发光二极管(μ-ILED),用来照射膀胱,进行光控制。
大鼠CT扫描显示植入膀胱周围的装置
(图源:EurkAlrt)
这套系统还设置了蓝牙,可以向外部设备发送信号。研究人员通过实时读取数据,用简单的算法来判断膀胱何时充满,何时排空,以及动物有没有尿频。
调亮膀胱的灯,就能成功憋尿
所以,这套「灯光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据研究人员介绍,如果检测到动物的膀胱频繁地排空,体内的微型LED灯就会被激活,给膀胱的感觉神经元打光。
接收到光信号后,感觉神经元的活动减弱,从而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
如果检测到动物的排尿是正常的,那么微型LED灯就会关掉,停止对神经细胞的刺激。
大鼠膀胱附近发光的LED灯
(图源:AaronD.Mickl,tal.Awirlssclosd-loopsystmforoptognticpriphralnuromodulation.Natur)
研究团队给膀胱功能障碍的雌性大鼠体内植入了这种设备,来观察效果。
结果表明:
植入后7天内,动物没有出现明显炎症反应或体重/运动变化,这说明植入设备没有给动物带来可见的身心伤害。
通过药物诱导大鼠出现排尿问题后,系统能够实时自动识别,并触发LED灯,刺激膀胱神经做出反应,使大鼠恢复正常的膀胱功能。
研究人员对这项成果感到很满意,他们认为,如果把设备按比例放大,类似的系统也可能在人类身上发挥作用。
「通过这项原理,以后我们还有可能用光信号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刺激脊髓神经治疗慢性疼痛等等。」
可能那时候就是在胰腺旁边,或者脊柱里面装灯了吧……医学的发展,还真是越来越靠近科幻片了呢。
图源:《机械姬》电影海报
下次再憋尿
你可以说
「稍等,我给膀胱开个灯」
没看够?这里还有
▽
捡屎
撤稿
喝血
广场舞
打游戏
鸡屁股
间谍
吃乐高
自拍
夜班病
责任编辑:刘昱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