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会发现有一部分客户在做盆底肌评估时,有些客户明明咳嗽时会漏尿,但是评估的结果却是正常的。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我们的盆底肌会发生什么变化?
正常情况下,当咳嗽、打喷嚏时,腹压增加,将膀胱向下、向后推动,此时盆底肌会非常迅速地收缩,将盆底肌夹紧,产生向上、向前的对抗力,即便膀胱内压增加,尿液也不会漏出来。但当盆底肌肉收缩的力量不足(主要是Ⅱ类肌受损),膀胱内压突然增加,盆底肌hold不住,那么膀胱内压大于尿道内压,尿道被迫打开,就出现了尿失禁,也就是漏尿。
这种情况大家很好理解,盆底肌的损伤,可能会引起漏尿的情况,那为什么会出现客户明明有漏尿情况,但盆底评估的数值是正常的呢?
大家都知道盆底肌是一组肌群,不同肌肉协调运动,把电极放置于阴道所采集的肌电信号就不单单来自于一块肌肉,而是整个盆底肌综合的肌电信号。盆底肌整体肌电信号正常,但是客户有咳嗽时漏尿的症状,说明盆底的结缔组织可能已经受损了。
年,DeLancey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吊床假说”,形象地解释了漏尿背后的盆底受损机制。他把支持女性尿道和膀胱颈的盆腱弓筋膜、肛提肌和阴道前壁等比作“吊床”样结构,认为尿道的闭合就是“吊床”在发挥着作用。为什么尿流会被中断呢?也就是,当耻尾肌收缩,牵拉阴道的耻骨尿道韧带后部,拉紧“吊床”,从而关闭尿道,尿流中断。
但是当耻尾肌出现松弛,或耻骨尿道韧带松弛,吊床拉不紧,或者不能在瞬间拉紧,就会出现漏尿。
因此,客户出现了漏尿症状,即便症状很轻微,也表明盆底的支持结构功能发生下降了。
轻者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偶尔漏尿,量少,不需要使用尿垫;严重的话,跑跳时会漏尿;更糟糕的是轻微活动,比如从站立到躺下,这种体位的改变时也会漏尿。
故此,盆底肌评估正常,只是轻微漏尿,也要引起重视,因为随着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的加重,生活质量也会逐渐下降。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早期加强盆底肌的锻炼,通过盆底肌锻炼,改善盆底血液循坏,促进盆底结缔组织的恢复,让“吊床”变得更有力量。
往期精彩文章(点击可直接阅读)
产后能不能愉快的啪啪啪了?怎么办?
学会两招膀胱训练,减少尿频、漏尿困扰
本文经由“伟思产后康复”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经授权后方可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