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其他检查
urinalysis.
有关尿检的小知识我们之前从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到显微镜检查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也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学到了一些知识,这一期就是我们尿液检查的最后一节课咯~,将为大家带来尿液的其他检查。
No.1
尿红细胞形态
之前我们提到过,尿液是血液经过一系列的滤过产生的,(如图所示,血液进入肾小球,将“杂物”留在肾小囊,“干净”的血液重新回到体内)如果“滤网”正常,那么红细胞便无法进入尿液,但如果这张名为肾小球的“滤网”产生病变,那么它的“形状”就会发生改变;同时,“滤网”的“空隙”也会变大,红细胞就可以从这不正常的缝隙中通过,但是由于滤网的“形状”的不均匀,会挤压通过的红细胞,使之形状发生改变,尿液当中就会出现红细胞,并且这些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异常,这种血尿称为“非均一性血尿”,当多形红细胞形态80%时,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当多形红细胞形态50%时,提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结石以及肿瘤等。[1]
No.2
尿微量蛋白测定
同样还是这张“滤网”,倘若滤网出现病变,那么血液中的蛋白质也会进入尿液中,但是往往在病变的初期,尿中蛋白低于正常可检查范围,因而,这种检测微量尿蛋白的手段便会有它的一席之地。临床上,尿微量蛋白测定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是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此外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剧烈运动及饮酒也可致微量白蛋白尿。[1]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较高,尿液就会有像啤酒一样的泡沫,并且这种泡沫很难消失)
No.3
尿溶菌酶
肾脏中除了有名为肾小球的“滤网”,还有肾小管负责回收再利用初步滤过的原尿,将原尿中还能为人体发挥作用的物质吸收回去,继续为人体做贡献。而这尿溶菌酶的形态较小,足以通过这“滤网”,进入原尿,但是肾小管会将其吸收,因而尿液中的含量并不高。尿溶菌酶测定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炎症、中毒时升高,也是肾小管肾小球病变的鉴别指标。也可用作预后判断,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尿溶菌酶持续升高,预后差;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时升高,预后差。[1]
(可见我们肾小球初步滤过的原尿中还有许许多多可以被人体利用的物质,正是由于肾小管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的机体得以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
尿液检查篇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明明是有关尿失禁的,和尿检有什么关系呢?临床上尿失禁的患者也需要接受尿液的检查,目的是为了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或是泌尿系统其他相关的疾病,但是往往病人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检查结果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了让解决困扰大家的迷惑,我们特地花了四期的内容为大家介绍了尿液检查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祝大家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詹华奎.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文案丨周孜奕谢孺韬
排版丨谢孺韬
审核
林可妮蒋安澜
指导老师
陈跃来陈超汤康敏
单位
上海中医院
医院
陈跃来上海领军人才工作室
浦东陈跃来名中医工作室
本科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1DZ)
允许市科委免费公益使用和推广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