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可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包含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该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中被称为“淋”、“石淋”、“砂淋”等,后世中医学家根据《黄帝内经》思想并结合临床实践创制的治淋方剂在临床上收效良好。
根据亚洲泌尿外科协会发布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Urology上的新版尿路结石临床指南中的流行病结果,尿路结石在亚洲的发病率为1-5%,发病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有很多患者体检查泌尿系超声时发现有结石,但在就诊时往往大夫会说:“您这个结石目前没有处理的必要,回去多喝水,定期复查等够大了再处理吧。”很多患者会出现不理解,也会有很多疑惑:“多喝水真的有用吗?”,“难道我只能等大了再去处理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结石不长或者消除结石呢?”
1.多喝水有用吗?应该喝多少水比较合适?
多喝水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也是尿路结石的二级预防。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稀释尿中结石成分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利于结石排出。建议尿路结石患者多饮水达24小时尿量2-2.5L为宜。如无肾动脉硬化等禁忌,每夜可加饮水1次,保持夜间尿液稀释。
2.除了多喝水,我还应该注意什么?
最新版指南中指出体重超重、代谢综合症以及过多摄入软饮料都被证实和增加尿路结石形成风险有关,饮食习惯也与解释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除多饮水外,还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且根据结石成分、代谢状态调整的膳食营养摄入,维持正常的体重和BMI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指避免过度摄入某种营养成分,同时限盐,过量蛋白的摄入,适当增加水果、蔬菜和粗粮的摄入。除吸收性高钙尿症病人外所有结石病人需保证每日摄入1-1.2g钙质,但也应避免过度摄入。草酸钙结石病人应限制含草酸类食物摄入量,如浓茶、菠菜、芦笋等。尿酸结石的病人需低嘌呤饮食,必要时适当喝小苏打水碱化尿液,防止尿酸结晶。
3.中医能否治疗尿路结石?
中医治疗尿路结石有独到的疗效。中医古籍中对此记述很多,早在汉代《金匮要略》就有“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的记载。中医认为,肾与膀胱为水府,互为表里,大多数结石病多因水府失职,积湿蓄水,再遇火热,湿热交蒸,炼液成石,结石阻滞气血运行,也会进一步助长结石。
故治疗上,大法以清热利湿改善结石的体质环境并防止结石复发,常用方剂有《局方》石韦散等;对于不同体质、不同程度、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结石,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降下排石、溶消结石、通淋滑窍、调气理滞、活血化瘀等祛除结石的方法。因结石阻滞气血,故佐以行气化瘀之药,促进祛除结石;对于形体虚衰的病人,需在治疗结石的专病方外,辅以扶正药物,攻补兼施;对于肾盂积水、或外科手段取石术后的患者,则需注重行气化瘀;对于梗阻引起肾损伤的病人,需酌加改善肾功能的药物。
大钟寺中医门诊部官方青少年白癜风援助平台青少年白癜风援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