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c.taobao. 陆龟排酸中的酸就是尿酸及其盐。尿酸是蛋白质和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由于龟类肝脏缺乏尿素合成酶系,不能通过鸟氨酸循环将其合成尿素,结果以尿酸及其盐的形式通过肾脏经肾小管、输尿管、膀胱,排泄到泄殖腔,随着粪便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排酸,就是排出尿酸。在野外陆龟将水分储存在肾脏里,代谢形成尿酸。当水分摄取不足或流失过快时(一般由湿度过低或温度过高引起),体内的剩余水分一再被循环利用,久而久之,尿酸形成会过多,会于钙结合,也会与其他有机物质结合(如草酸),形成尿酸结晶(结石)。因此,不当得(过多或过少)补充钙粉或其他矿物质与尿酸结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水分和蛋白质的摄取量。一般在正常食欲的人工饲养下,1-3天正常排便、排酸周期不超过7-10天一次为正常范围,否则可能有结石的危险。
酸是由陆龟泌尿系统代谢的,它的代谢首先与该龟的泌尿系统完整性与健康有关,而影响泌尿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因素很多,就不一一指出了。
其次酸的代谢和陆龟机体尿浓缩能力有关。
第三酸的代谢和陆龟机体内水平衡有关。水平衡又和陆龟水分的摄入与流失速度有关。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环境中对于该种陆龟的湿度较低或者是温度过高,或者是提供的饮水过少或者是食物中水分缺乏导致的或者是泡澡周期长。这个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养的缅甸陆龟或者豹龟等常年不排酸但是没有结石状态也正常有些人养的就一定是按照周期排酸,其实都排酸,只是饲养环境以及饲养方法不一样导致的酸的形式不一样,前者溶解在了尿液当中看不到而已,并不是不会排酸。
第四酸的代谢还和机体其他矿物质的量有关,因为尿酸会和这些离子结合形成尿酸结晶。如果这些离子代谢异常也会导致尿酸的代谢异常。最常见的就是钙代谢异常,原因除了可能的摄入量过多,还有缺乏UVB,或者是缺乏维生素D或者是肾功能不全导致维生素D活化失败导致钙质堆积等。
:
一,尿中有褐色,尿酸及其盐溶解在了尿液里没有表现出自己特殊的“装束”。
二,尿中有透明如蛋清物体
三。尿中有白的蛋花装物体——粘稠状
四,牙膏体
五,沙粒——颗粒状
颗粒状以上再大的,就说明你家龟尿酸排泄系统出问题,可能是脱水可能是钙质代谢障碍,也可能是泌尿系统障碍,你需要给你的龟喂食金钱草颗粒或者是减少钙质摄入量或者是增加UVB晒灯时长或者是去拍张X光片了。
六,石头
七,找个锄头,找棵小树,挖个小坑。。。。。。。。不要说我残忍
尿酸和钙离子结合,还会诱导其他有机酸根和钙离子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酸是泌尿系统的产物!肾是酸产生的工厂,膀胱是结石的主要产地!是由于蛋白质代谢和脱水后,肾脏重复吸收原尿后,不断浓缩析出的。(因为陆龟有从膀胱中吸收水分的功能)陆龟结石常出现在膀胱,输尿管,尿道和肛门。如长时间结石不排酸不排便的的话,用一个小药瓶子顶端或者底端,举例就如口服液的瓶子,但最好找塑料瓶子,因为玻璃的毕竟容易因撞击破裂)用圆滑的一端不停的敲击,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力度不能太大,不然把苏打的内伤或者爆壳或者打扁就不好了,保持在轻到中度的力度,总之在苏腹甲能接受的范围内不停的打,每天坚持下以内,但个中奥妙是在于贵在坚持和掌握力度,这点非常重要!~这个是我自己也试过,论坛里也比较见效的方法用牙刷刷它的腹甲靠近尾部的地方,连续刷好几十次,要沾着温水,不要干刷。刷完后,再把它放到温水里泡一会,然后反复操作。一天反复3-5次。泡澡十分钟后把陆龟前肢和脑袋尽量堵在龟壳内,敲击股盾(靠肛门上面两块腹甲),然后再挤压后退,必须重复一分钟,再同时挤压两条后腿,迫使其排酸成功。排酸与结石的关系:如果你常发现它的排泄物中带有白色或乳白色的膏状尿酸,那就表示它的代谢功能正常,值得高兴。一旦发现长期不排酸或尿酸已经呈块状或颗粒状时,则得注意它的水分(不宜过少)和蛋白质(不宜过多)的摄取,预防形成尿酸结石造成尿道堵塞的危险发生。假如你的饲养方法、环境和食物均正常,也没有其它不良的症状,而它没有排出白色或乳白色稠状的尿酸,那就有可能说明尿酸(尿酸盐)通过微粒晶体的形态随尿排出,使你无法用肉眼察觉到,大可不必太紧张。
→
1.结石的成因——
要了解结石得先明白矿化。所谓矿化--是体内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如骨骼的发育、牙齿的生长等。 矿化又分为正常矿化和异常矿化。(正常矿化我就不多说了)异常矿化就是在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下,导致体内的正常矿化过程失衡,在体内发生一些异常的矿化过程。这样,就产生了免疫、代谢等多方面的机体异常矿化的过程,如因免疫方面引起的痛风(骨髂的异常矿化),代谢方面引起的钙盐沉积,所以结石就是体内异常矿化所致的一种以钙盐或脂类积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陆龟常见的应该就是上述种类中的尿路结石和膀胱结石。 :环境湿度小,体内水分少,膀胱内的水分被反复析出,造成钙质浓度过大,最后凝结成块,形成结石。 a、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如地区的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如炎热的地区可因体内水分散失多导致尿酸浓度升高,水质中钙质成分的增加使结石更易于形成。.此外阳光照射不足也可增加结石的形成机会。 b、饮食因素:动物蛋白摄入过高使膀胱结石较多。长期摄食高蛋白使尿中尿酸增多,导致代谢形成尿酸盐结石,增大结石形成的机会。水果、蔬菜丰富的地区草酸盐类结石增多,多食肉类使尿中尿酸增多,大量食用菠菜可增加尿中草酸的排量,都有增大结石形成的因素的可能。 c、个体因素:有些陆龟,(常见的如苏卡达、印星等)发生结石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常见种类的陆龟。 d、矿物质摄入不平衡矿物质钙、镁等摄取量太多,以及不正确的补钙方式也是人工饲养环境下导致陆龟结石的重要原因。e.水分摄取不足由于水分摄取不足,尿液浓缩,使得尿液中尿结石晶体处于过饱和状态,形成结晶沉淀,可能进一步形成结石。
f.尿道感染泌尿道有感染时,细菌可损伤尿道上皮,促使上皮细胞脱落、管型的产生,从而导致结石核心的产生。
尿液过饱和→内核形成(也就是初期结石)→在抑制因素作用下→生长↓→排出(良性) 尿液过饱和→内核形成→在促进物作用下→生长↑↑→聚集→成石(恶性) a、堵塞尿路,造成排尿困难;(初期) b、进一步堵塞直肠,造成排便困难;(中期) c、随着结石的进一步增大,压迫内脏,造成内脏功能损害;(中晚期) d、严重的造成死亡。(晚期)患有膀胱结石的陆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数天不食),精神萎靡,脱水,排泄困难,常有排便动作但迟迟没有排泄物(常因石头过大压迫到消化道而致无法排便排尿);有的可排出少量排泄物,排泄物中可见细小结石颗粒,此为结石初期症状;有的从泄殖腔开口可以看到或摸到结石,此时往往已数日无便或尿酸。幼龟患结石时还常见后肢麻痹,生长停滞,肛门充血,最后常会引起死亡。但在一些情形下一时难以看出临床症状。
2.结石的全面分析——
尿结石主要由无机盐和有机盐以及酸组成,大部分为晶体状态;如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胱氨酸等;其次有2.5%的基质,主要来源于尿中的粘蛋白,以及少量的葡萄糖氨基聚糖。 结石成分大致为草酸钙52.6%,磷酸钙20.1%,尿酸盐13.5%,磷酸镁铵9.2%,碳酸盐4.6%。 一般的尿石大致分解为:核心-愈近结石核心,磷灰石含量愈高,其中尿酸盐结石的核心,又可分成颗粒型和微晶型;外围或外层——尿石的结晶多为混合型,以一种成分为主,形成该结石的结构特征。如二水草酸钙,结石的表面多芝刺,一水草酸钙,多光滑的小球体,磷灰石较松散呈云层状,易剥脱,磷酸镁铵无一定的形态,堆积紊乱,有成层排列的趋势。尿酸盐可与一水草酸盐钙相互交替构成“年轮”状同心排列。 a、观察精神状态:是否精神状况有所改变,突然不爱爬动,喜欢睡觉; b、观察进食状况:是否有明显的食欲下降,食量下降的状况; c、观察排尿及尿酸情况:排尿是否减少,排尿酸的次数、质量是否下降; d、观察排便的次数和状况:排便是否按时,是否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发生; e、观察其他异常状况--如后腿窝浮肿陆龟结石是陆龟泌尿系统较为严重的疾病,发病原因与食物和水有着极大的关系,龟友们可以自己判断是否发生结石病,并在平时加强预防。
一般结石的初期看不太出来,正常排泄、尿酸呈颗粒状、可能食欲会下降,偶尔同时伸出四肢和脖子;到了中期,排泄次数和份量减少、尿酸变少、并且会排出微粒结石或较大结石、食欲会有所减退,频繁的同时伸出四肢和脖子;到了晚期就会无尿酸、无排泄,食欲明显下降或停食,后肢拖地爬行或少动,严重者死亡。
若发现陆龟食欲下降、绝食同时长期不排酸或尿酸呈大小颗粒状时,高温泡澡无效后可试试用水龙头(水温稍高)冲其下腹或反复刷洗,刺激排出存积的结石。再不排用开塞露灌入泄殖腔内,用耳勺在温水中掏掏泄殖腔,看是否感觉到有结石。若有,可轻轻一点一点的掏出。
要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形状,只有通过X线诊断,这也是确诊及协助治疗的最好方法。在X光片中,通过背腹位(DV)投照大多可以确定清楚,也可加拍侧位(L)来确诊。在X光片中致密团块区域为结石处。
3.结石的预防——
1、泡澡:摄取大量水分,经常泡澡能够促进陆龟排尿,以减少尿酸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减少结石发生的危险;适宜泡澡的温度为35℃-40℃左右(根据气温和地域不同可适当调整),如果陆龟长时间没有排尿或者尿酸,可适当提高泡澡水温和时间,但不宜超过40度和1小时。 2、食物:以高纤维的植物性饲料为主,可以适当少量配合蔬菜水果、南瓜、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不宜喂动物性食物。以投喂的食物有:油麦菜、蒲公英叶、桑叶、白薯叶等。注意:菠菜由于含有较多的草酸,不宜投喂。喂些金钱草或泡澡的时候放[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对于初期结石和中小型结石有一定的效果 3、水:在饲养箱内放置水盆,保证陆龟有足够的饮用水促进尿液形成多排泄;保证适当的湿度,避免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尿液浓度过大,进而形成结石! 4、给予足够的阳光照射!控制钙的摄取量,一周两次即可! 5、勿喂食过多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包括豆类、甜菜、芹菜、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茶等。 6、服用镁及维他命B6,可减少90%的结石复发率。 7、少量喂食富含维他命A的食物(煮熟的胡萝卜),可维持尿道内膜健康,也有助于避免结石复发,这类食物有:胡萝卜、绿花椰菜、洋香瓜等但不易过量 8、足够的运动量,以免钙质沉积在血液中(泡澡中,苏会游泳,这就是一个运动的好办法)。 9、减少蛋白质的摄取量。 10、减少盐分的摄取。11、限制维他命C的用量,特别是患有草酸钙结石的个体。12、勿服用过多维他命D。但有些结石,即使环境、排酸和排便都正常也是无法避免和防范的。不能说这样就不正常,因为毕竟是生命,就和每个人体质都不太相同的关系一样。即便养龟再有规可循,每只龟的状态也完全一模一样的。但就怕结石排不出来,彻底堵住尿路和泄殖腔,那就糟糕了。所以我们一直建议常泡澡,增强体内的水合作用和低蛋白质的摄取量以及食物的多纤维和多元化,尽量减少结石在体内的逗留时间。但是也有养的好的人。不排酸的也有,他们的龟状态超级猛的。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