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原产地在中国,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风土驯化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特别著名的有:河南渑池的牛心柿,产于华北的"世界第一优良种"的大盘柿;河北、山东一带出产的莲花柿、镜面柿;河南以及陕西泾阳、三原一带出产的鸡心黄柿;河南以及陕西富平的尖柿;浙江杭州古荡一带的方柿,被誉为中国六大名柿。此外,还有陕西临潼的火晶柿、华县的陆柿、彬县的尖顶柿;山东青岛的金瓶柿、益都的大萼子柿等都是国内有名的柿子。这些名种柿子,皮薄、肉细、个儿大、汁甜如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一、柿子的医疗价值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柿果味甘涩、性寒、无毒;柿蒂味涩,性平,入肺、脾、胃、大肠经;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压等症。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如果用柿子叶子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镇咳化痰的作用。可以补虚、止咳、利肠、除热、止血,还可充饥。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柿子树皮:主治便血。晒焙后研成末,吃饭时服二钱。烧成灰,和油调敷,治烫火烧伤。柿子树根:主治血崩、血痢,便血。
二、疗方精选11.治寒泻、水泻:柿饼2个,放饭上蒸熟食。2.治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痛:柿饼3枚(去蒂),清水和冰糖适量,蒸至柿饼绵软后食用。3.治干咳咯血、久痢便血、小便带血:柿饼3枚去蒂切小块,大米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4.治泌尿道感染、血尿:柿饼2枚,灯心草6克,同煮汤,加白砂糖调味饮用,每日2次。5.治小儿百日咳:柿饼1枚,去皮生姜4克,先将柿饼横切成两半,生姜切碎夹在柿饼内,以文火焙熟,去姜吃柿饼或用柿饼15克,罗汉果1个,水煎服,每日2-3次。6.柿饼三个焙焦研末,冲开水服下,亦治吐血咳血。7.柿饼焙焦研末,每服1.5克,一日三次,开水送服,治消化道溃疡出血。8.柿蒂五个,烧炭存性研末,用黄酒冲服,治血崩(忌食辣椒、酒等)。9.柿饼烧炭存性研末,每次6克,用陈米汤送服,治血淋(尿血)。10.柿蒂六个,水煎服,一日两次,治呃逆或顽固性呃逆,若加地榆炭15克,同煎服,治痔疮出血。11.柿蒂烧成炭研末,成人每服2克(小儿减半),一日三次,开水送服,治泄泻腹痛。12.柿蒂焙干研末,搽患处,治小儿脐中流水。13.鲜柿叶烧炭存性和川椒,共研细末,搽患处,治疮。14.柿饼粥:柿饼2-3枚去蒂切小块,大米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有健脾润肺,涩肠止血作用,适用于体虚吐血,干咳咯血,久痢便血,小便带血,痔疮下血等出血症。有胃寒病的老人忌服;忌与螃蟹同食。15.冰糖蒸柿饼:柿饼三枚(去蒂),清水和冰糖适量,蒸至柿饼绵软后食用。有润肺,化痰,止血作用。适用于高血压,痔疮出血,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痛等症。柿子食疗方推荐。16.灯心柿饼汤:柿饼两枚,灯心6克,同煮汤,加白糖调味食用。有清热止血,利尿通淋作用。适用于尿道炎,膀胱炎,小便黄赤短少,排尿不畅,尿道刺痛,血尿等症。17.柿叶3克,花生衣少许,研末,用温开水送服,连服两个月,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柿饼一两个,捣成泥状,每次10克,开水送服,或蒸熟连食数日,治反胃呕吐。脾胃消化功能正常的人适合食用。19.每天中等大小1个(约克)。高血压、咳嗽痰多、口干吐血、痔疮出血、肺痨咳嗽日久不愈等。20.枣柿饼:软红柿子肉g,红枣30g,白面粉g,植物油少许。红枣洗净去核。将柿肉、红枣碾烂,与面粉混匀,加清水适量,制成小饼。用植物油将小饼烙熟即可。可作早、晚餐食用,1~2次/周。作用: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润肺通便,用于辅治肝阴不足导致的耳鸣、耳聋、口苦目眩、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疗方精选2解桐油毒:吃干柿饼即愈。治小儿秋痢:用粳米煮粥,熟时加入干柿末,再煮二、三沸后吃。乳母也吃。治小便血淋:用三个干柿烧灰存性,研末,用陈饭送服。又方:用白柿、乌豆、盐花煎汤,滴人墨汁服下。治小便热淋涩痛:于柿、灯芯各等分,煎水喝,效果良好。治脾虚泄痢,食不消化:干柿三斤,酥一斤,蜜半斤,用酥、蜜煎匀,放入干柿煮沸十余次,再用干燥的器皿贮藏起来。每天空腹吃三五枚,效果良好。治咳出血丝血屑:用青州出产的犬柿饼,在饭上蒸熟后扳开。每次将一枚柿饼,掺青黛……钱,临睡时吃下。治妇女产后气乱心烦:用干柿切碎,加水煮成汁后小口小口地喝。治小儿痘疮入目:白柿天天吃,效果好。治骨长疮久烂不愈:用柿霜、柿蒂各等分烧研,敷上马上见效。治面长疮久烂不愈:用柿霜、柿蒂各等分烧研,敷上马上见效。治面生黑点;天天吃干柿。治耳聋:干柿三枚切细,加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天天空腹吃。治咳逆不止:用柿蒂、丁香各两钱,生姜五片,煎水服。治虚人咳逆,则再加入参一钱;如胃寒,则加好姜、甘草各等份;如气虚,则加青皮,陈皮、半夏。治冻伤:用放软的柿子(俗称柿花注:河南省唐河县民间称法)里面的汁液涂于冻伤的患处,一般几日便可痊愈。寒冬来临前,涂于容易冻伤部位还可预防冻伤。
三、食用禁忌宜食人群柿子为优良的降血压食品,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大便秘结者食用;因为鲜柿子中含碘量很高,适宜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食用;还适宜饮酒过量或长期饮酒者食用。忌食人群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以及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食柿子;体弱多病者、产妇、月经期间女性,均忌食柿子;熟柿子含较多糖类,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尿病患者忌食。此外,不宜空腹多食柿子,不宜吃生柿子,吃柿子时要去皮,吃完柿子后不宜再吃酸性食物。胆结石患者忌食或少食。在食物相克方面柿子忌与螃蟹、獭肉一同食用。
四、注意事项1、最好不要空腹吃柿子空腹时我们的胃酸会分泌增多且此时浓度高,而柿子中又含大量的单宁和胶质还有一些具有可溶性收敛剂成份,如与我们胃液中的高浓度融合,有机率导致结石,此时结石可能会堵塞幽门,把胃压升高,使得我们本身出现胃胀胃痛等情况,如何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引起胃结石、胃溃疡、胃出血等一些严重的病症出现。2、不应吃大量柿子柿子含有大量的糖类量,如果吃太多柿子会对我们的牙齿和口腔都有不利影响,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食欲。还有,柿子中的的鞣酸对人体的钙、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的影响,容易导致我们身体的营养不良。3、不应连皮同吃柿子皮是酸沉淀物主要存在的地方,如果连皮一起吃有可能会增加了一些如腹痛、恶心等发病的机会。4、柿子不能与螃蟹同吃应该可以说是相克作用吧,柿子与螃蟹共同吃完会抑制我们人体自身的消化液分泌,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另外,柿子与螃蟹又是同是凉性的食物,食用后对胃肠疾病的增加有加重的效果,因此不要同吃。5、柿子不能与红薯同吃柿子中的单宁、纤维素等遇到红薯的发酵物,此时如果共同在胃中。会导致单宁发生快速的沉淀,会对人体的胃正常功能有影响,严重者可能导致肠梗阻。6、柿子不能与海味(海鲜类)同吃柿子中包含的鞣酸能够和(海鲜类)中的鱼、虾等其中的的蛋白质和钙盐一起也会出现沉淀物,这种沉淀物会刺激我们的胃肠器官,很容易引发病。如出现恶心、便秘等一些症状。
本文由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沈老师从网上和书刊选取资料,根据中医理论去伪存真编辑而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