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晏雯
通讯员张全录
35岁青海男子小阳(化名),10个月前因尿频、尿急在当地就医,但服药效果一直不佳。近日,他慕医院才找到原因,不过因为拖延了10个月,他的右肾已被结核杆菌破坏而丧失功能。8月21日,医院,医生首次采用后腹腔镜微创技术,为其进行了坏肾切除,相较以往的传统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视野清晰,更安全,术后恢复更快。
王医生和姚医生正在进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小阳说,当时发现尿频、医院的泌尿科就诊,没想到检查发现他患上了肺结核,且结核杆菌已经通过血液播散到了颈淋巴结、睾丸等器官。于是,当地医生立即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
然而术后,小阳服用结核药物,效果不佳,病情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控制。
前不久,在湖北亲戚的建议下,小阳慕医院就诊。医生得知其规范服用结核药但效果不佳后,立即将他安排到药学部,进行了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检测。一查才知道,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服用同等剂量的抗结核药,小阳的血药浓度只能达到正常人的1/3,这个浓度达不到对结核病的治疗需求。检查其身上病灶发现,其右肾已经被结核杆菌完全破坏,失去肾功能,颈淋巴结核也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腹部增强CT上双肾对比。(影像为镜像显示,红框内为无功能的右肾,绿框内为正常的左肾)
8月21日,医院外科,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小阳的右侧腹部开了两个1厘米、一个0.5厘米的小孔,以此为通道送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在腹腔镜的清晰指引下,医生轻松避开了肾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干扰,迅速切除了小阳无功能的肾脏。之后,医生将上述1cm的操作孔延长至3cm,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脏。在顺利切除肾脏后,医生又为患者实施了左侧颈部淋巴结区域性清除术,手术非常顺利。
参与手术的医生姚利表示,在微创手术中,利用气囊制备后腹膜间隙,并充入二氧化碳,能够为手术医生提供更加宽阔的视野,使肾动静脉暴露更加清晰。此外,配合合适的微创器械,手术操作更加容易。通过这种方式切除肾脏,可以让患者创伤更小,出血也少,安全高效,恢复更加顺利。
主刀医生王冰介绍,以往的这类肾脏手术需要大切口、开放式进行,创口十几厘米,且要避开肠道干扰,操作空间、视野都受限。在小阳这台手术中,医院首次尝试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开展坏肾切除。
王冰提示:无论是肺结核、肾结核还是淋巴结结核,药物治疗是关键,请广大结核患者遵从“早期,规范,适量,联合,全程”的原则抗结核治疗,若用药效果不佳,应该及时查明原因,否则,发展到像小阳这样不得不切除器官的程度,就太令人惋惜了。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结核杆菌自原发感染灶(多为肺结核)经血行播散至双肾皮质,形成肾结核病灶。典型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也可出现血尿、腰痛。若未能及时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输尿管、膀胱结核、对侧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等。
(图片由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