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
一、病因
有关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研究颇多,但病因至今仍未能阐明。目前已知良性前列腺增生必须具备有功能的睾丸及年龄增长两个条件。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酗酒、家族史、人种及生活环境等和BPH的发生相关。
二、临床表现
良性前列腺增生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但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
1.储尿期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但每次尿量不多。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易发生慢性尿潴留。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2.排尿期症状主要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起始延缓,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
3.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残余尿增多:充溢性尿失禁、急性尿潴留等。
4.其他症状血尿、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膀胱憩室、腹股沟疝、痔疮和脱肛等。
三、检查
1.外生殖器检查
2.直肠指诊(DRE)
3.尿常规
4.B超检查
5.残余尿测定
7.其他磁共振成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无特殊价值,但可协助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必要时还可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泌尿系造影等。
临床中本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膀胱镜检查在必要时可施行,并需进一步了解有无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有无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疾病,最后估计全身情况及决定治疗方案。
四、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诊断时应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问诊、体检、化验,注意心、肺、肝、肾功能。排尿困难症状结合诸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1.IPSS评分
年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推出了IPSS评分体系,力图将症状学量化便于比较和协助诊断,也可作为治疗后评价标准。目前认为7分以下为轻度,7~18分中度,18分以上为重度,需外科处理。IPSS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
2.问病史
(1)下尿路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2)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
(3)了解既往史,包括性传播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夜尿症有关的心脏病病史;
(4)用药史,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影响膀胱出口功能或导致LUTS的药物;
(5)患者的一般状况。
五、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危害性在于引起下尿路梗阻呈进行性发展。一般出现轻度梗阻症状也并非均需手术。
1.观察等待
对症状轻微,IPSS评分7分以下可观察,无需治疗。
2.药物治疗
(1)5α-还原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非那雄胺(保列治),可以对增生予以一定的抑制。
(2)α1-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坦索罗辛(哈乐),可以改善尿路动力性梗阻,使阻力下降以改善症状。
(3)其他包括M受体拮抗剂,植物制剂,中药等。M受体拮抗剂,如舍尼亭降低膀胱敏感性。植物制剂如前列舒通等适用于BPH及相关下尿路症状的治疗。
3.手术治疗
(1)手术仍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治疗方法,适用于具有中、重度LUTS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BPH患者。经典的外科手术方法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TULIP)、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KEP)以及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目前TURP仍是BPH治疗的“金标准”。我院引进的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治疗系统治疗前列腺增生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无需开腹,通过尿道便可剜除前列腺增生组织,手术过程没有任何疼痛及不适感、无并发症、术后恢复期短。
(2)激光治疗激光手术的共同特点是术中出血相对较少,尤其适于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龄、贫血、重要脏器功能减退等。利用激光热效应凝固汽化或切除前列腺组织,方法类似经尿道腔内操作。我院引进的纳米激光前列腺治疗系统具有出血少、汽化效率高、手术效果好、临床应用范围广、适用人群范围广等多项优势。尤其适合高龄、高危病人以及因特殊原因(如冠心病、脑梗后、房颤等)围手术期不能停用抗凝药物的患者。
4.其他
(1)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小前列腺且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对一般患者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2)前列腺支架置入术是通过内镜放置在前列腺部尿道的金属(或聚亚氨脂)装置。以缓解BPH所致下尿路症状。仅适用于伴反复尿潴留又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对一般患者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TIPS: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