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卷化由来
年,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印度尼西亚做田野调查时发现,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岛,人口没有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而是不断地投入到有限的水稻生产,导致农业生产内部精细化。
格尔茨将这种现象称之为“involuton”,即内卷化。
年,中国社会学家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引入了“边际效用”一词更为准确地界定了内卷化的内涵和外延。
黄宗智认同俄国恰亚诺夫对小农经济的解释。恰亚诺夫认为,“在沉重的人口压力之下,小农经济会几乎无限地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来提高土地的产出,直到边际报酬接近于零,为的是家庭成员自身的生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内卷化是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过程,即“没有发展的增长”。增量越来越难,所有人开始在有限的存量上开展资源竞争。
二、金融行业内卷化
日前,某龙头券商1万元超低承销费中标某债券项目一事引发投行圈激烈讨论,不少投行人士坦言,这类项目报价等同于跑马圈地的恶性竞争,头部机构挑起的示范效应,可能给行业带来不良的影响。更有业内资深人士称,这也是券商机构“内卷化”严重的现象之一。
温州铁投在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