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术后尽早做盆底康复,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排尿、排便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盆腔术后多久可以做盆底康复呢?
1.盆底重建术
盆底重建术由于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易复发,而且能够保留子宫等无病变脏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受到外科医生的欢迎。然而,尽管如此,盆底重建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便秘、尿失禁、性交障碍、下腹部坠胀等症状。
对此,患者可以在术后开始盆底肌锻炼,如Kegel运动。患者通过Kegel运动,有助于术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尿频、尿失禁、下腹坠胀感等症状。文献中对Kegel运动具体的开始时间并没有统一说法,一般建议患者伤口痊愈后,再开展Kegel运动。
术后一个月后,安全考虑建议三个月后,再配合使用磁刺激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训练患者的盆底支持结构,强化并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防治盆底结构损伤及缺陷。
2.子宫全切术
子宫全切术也是妇产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子宫全切术在切除宫颈的同时,不仅切断了子宫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还对膀胱和直肠的神经支配造成影响,改变了盆底的整体结构和生理状态,容易造成盆底支持组织结构异常、神经损伤、血管等功能障碍,进而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便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术后,随着时间延长,盆底肌力、盆底肌电峰值呈下降趋势,患者盆底功能障碍会逐渐加重。因此,术后及时进行有效的患者康复训练,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术后盆底康复的效果与患者术后盆底组织弹性、柔软程度密切相关。组织柔软者只需进行适当的盆底康复训练,即可恢复功能,若是术后很长时间才开始训练,由于术后部分组织已渐机化,训练效果并不够理想,所以,术后训练最佳时机为手术残端愈合良好,还未形成坚硬瘢痕的时候。
除此之外,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的盆底康复,往往格外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以宫颈癌为例,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肿瘤手术过程中切除的范围包括子宫、附件、韧带等多类组织,范围广、创伤大,不可避免的会损伤膀胱的自主神经,影响膀胱的功能。
另外,电刺激治疗是否可以应用于肿瘤患者呢?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早期(≤ⅡB1期)的宫颈鳞癌患者,一般建议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肿瘤切除干净、无高危因素、无需进一步辅助治疗后,可以采用电流脉冲刺激女性盆底肌被动收缩,恢复膀胱排尿功能。
其实,盆腔手术前也可以进行盆底康复,通过加强盆底肌训练,有意识地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调节盆底肌肉舒缩功能,提高盆底肌力,有助于术中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更好地开展盆底康复。
总之,盆底康复不论是在盆腔术前还是术后进行,对盆底整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琳,曹昕,肖适崎.持续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对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J].现代医学,(3).
2.郭楠楠,朱前勇.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应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3(19):-.
3.王卉.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09):53-55.
4.阮琦.盆底康复训练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7).
5.何映.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12):50-51.
6.向素蓉.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2).
7.刘莉.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3(15):-.
8.孙秀丽,王建六.盆底康复在宫颈癌术后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07):12-13.
9.彭玉,吴一彬,罗四保,等.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14(1):31-32.
10.卢玉霞.子宫全切术后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盆底康复锻的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79):52.
11.沈琼,洪莉,方桂.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12(10):78-81.
怀孕了,你得这样吃,才能保持好身材
70多岁老人一走路就漏尿,原因竟是年轻时多次生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