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结石诊断
膀胱结石治疗
膀胱结石病因
膀胱结石检查
膀胱结石症状
膀胱结石表现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ldquo薏苡仁

薏苡仁,不就是既能煮稀饭美容,又能当中药用的极普通的一味寻常药嘛,怎么到了你手里就成了妙药?我想大家在没有看完全文一定会这样想,不奇怪。我会让大家相信的。先看一则引起我认识改变的医话。

钟新渊在《薏苡仁清痰》一文中说:“年9月末,我得了一次感冒,初愈后,每日清晨仍咳黄色浊痰,历时1周,有增无减。我担心痰浊不清,引起他病。暗自思量,找味善药来清除痰源。黄色浊痰是湿热酿成,我就选用薏苡仁清化。每日取薏苡仁50g煮粥,连吃3日。果然,咳痰逐日减少,尿量增多,湿热从下泄去。我素来脾肾不足,苡仁淡渗寒滑,虽然有利于清化痰热,但却使我溲时余沥点滴,有时自流而难于约束。可见善药也非十全。于是,在薏米粥中加入10枚红枣,连吃4日,痰浊尽去。从此以后,我对肺热痰浊重者,常用苡仁治之,效果多佳。”(《长江医话》)

无独有偶。一日,我刚好感冒,并引起了支气管炎(系先天遗传,平时很少犯,只是在检查身体时,拍胸片发现肺纹理较粗乱),发高热,咳嗽,吐浓痰,浑身无力,脉浮滑数,舌淡苔白。同时,我母亲也患感冒,发热,咳嗽气喘(因有慢性肺心病兼肺气肿),大口吐痰。为了试验薏苡仁化痰的作用,我决定让母亲住院行西医治疗,我在家用薏苡仁治疗。由于印象较深,现在还记得当时治疗情景。

我用生薏苡仁g,高压锅压30分钟,煮了3大碗,每1小时喝ml左右。该米汤微酸微涩,喝下去以后,30多分钟就要小便一次。从上午喝起,一直到下午5时左右,高热开始退却,痰也大量减少(其前高热一直不退,家人曾劝我去输液,我执意不去)。结果又服2日薏苡仁汤完全治愈。既神速,又省钱。医院住了半个月,其间用进口头孢类抗生素,一周后才控制住气管炎。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从此以后,我对薏苡仁这味药情有独钟,高看一眼。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以痰多而稠为主的各种证候时,首选之药就是薏苡仁。这里要强调是大剂量、生用,不得低于50g。为了防止小便滴沥不畅,伤了阴气,应中病即止,或配入大量大枣,取葶苈大枣汤之意。看到这里,各位还认为薏苡仁是寻常之物么?它不神妙么?

另外,谈点题外之话。我为什么要引用上述医话呢?并不完全是为了佐证我的观点,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青年中医同志们,学中医,不要光研究理论(不要理解错了,不是不学中医理论),要多看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之医话医案,并尽量记在脑子里,这比多记方子、多记药实用得多。理论是抽象的,医案是具体的。医案是活生生的“模特”,人的大脑很容易记住鲜活的形象的东西,这是科学。如果有大量的医话医案在脑,一旦遇到疑难病证就会与之迅速建立起联系而胸有成竹,泰然处方。这就是古人说的“博涉知病”。多年来,我一直以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临证,受益匪浅,现整理出来供大家思考。

附:网友交流

却波渔象:薏苡仁为化浊良药,我治鼻窦炎首选之。

唐氏中医:薏苡仁胜过灵芝草,药用价值及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重。利湿健脾止泻,舒筋除痹,清热排脓。可用以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阑尾炎。常用量9一30g。现代药理学研究,其还有以下功效。

①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未梢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

②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夹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③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④降血糖。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患者有特殊功效。

⑤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苡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

⑥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⑦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还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淋漓、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桑寄生:薏苡仁甘寒健脾祛湿,寒以清热,甘以健脾,脾健则生痰无源。

华山药工:薏苡仁化痰看来还是在量上。

:我经常喝薏米红豆汤,是否也应该加点大枣。我好像湿比较重,脸肿、腿脚肿、腹胀。喝了红豆薏米汤后,觉得人轻松多了,小便也比以前多了,这种情况是不是也该加点大枣啊!

古道瘦马:是的,应加大枣好些。

荒岛观潮: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以痰多而稠为主的各种证候,首选之药就是薏苡仁,它是可以去浓浊之物。医话是先生们的心血凝结,最为珍贵。

群贤见智录

(1)程广里治疗坐骨神经痛,常在方中重用薏苡仁60~g,取得良好疗效。[中医杂志,(7):45]

(2)马骥教授曾治愈1例患痢疾后经常凌晨腹痛、腹泻10余年之患者,证属湿热停滞,药用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薏苡仁、木香,白芍、甘草,方中重用薏苡仁g[《马骥临证经验辑萃》]

(3)陈景和教授认为,薏苡仁健脾祛湿,缓急止痛,为治湿痹之要药,但须重用方能收效显著,少用则效果不明显。每剂用量为~g。[《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证卷》]

(4)钱远铭教授擅用清热化痰、排脓祛瘀之千金苇茎汤(芦根、冬瓜子、薏苡仁、桃仁)治疗急、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本方由于性味清淡,故剂量宜大,小则无效。特别在急症重症中尤应如此。一般薏苡仁可用50~g。[《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

(5)谢远明教授常用生薏苡仁治疗各种痈(肺痛、肠痈等),疮疡,急、慢性肾炎,膀胱炎,水肿,湿,泄泻,消化道肿瘤,扁平疣等。应用指征为腹泻,水肿,痈肿,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苔厚腻,脉弦滑。用量为30~g。临床配芦根、冬瓜子、桃仁,治肺痈;配桃仁、牡丹皮、赤芍、红藤,治急性阑尾炎;配制附子、败酱草、红藤,治慢性阑尾炎;配川芎、麻黄、桂枝、羌活、独活、苍术、制川乌、黄柏、甘草、生姜,治湿痹。[《方药传真》]

(6)黄和医师认为,薏苡仁健脾和中,祛湿浊,疏经脉,利关节,止疼痛,安心神。临证常配萆薢治痛风;配土茯苓治湿滞头痛;配板蓝根治扁平疣;配半夏治失眠;配伸筋草治筋脉拘挛疼痛;配败酱草治乳腺炎;配天南星、半夏治关节肿痛;配苍术、茯苓治浮肿;配白芷、白花蛇舌草治痤疮。用量为30~g。

王幸福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jieshipg.com/pgjsjc/452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