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清热解毒滋阴法治愈狐惑一例
杨某,男,36岁。
初诊∶年11月24日。
主诉及病史∶7年来反复发作口腔粘膜及舌体溃疡,其至角头亦有溃疡。西医诊为白塞综合征,应用激素治疗,效不显著。故转中医诊治。
诊查∶口舌生疳,有时角头亦发。脉滑数,苔白腻,质红。辨证;此为狐惑,乃湿热为患,久延成毒,蚀皮腐肉而致。
治法∶治宜清热解毒滋阴。
处方∶生地黄12g败龟板12g肥知母9g川黄柏9g鲜茅根30g金银花12g蒲公英30g京赤芍9g芦荟1.8g生甘草3g7剂
二诊;12月14日。服上方药7剂后病不见轻。狐惑之疾,虽以热毒为患,而其肾必亏,蚀
于阴,是肾不足之明证;肾气足何以蚀之?!当加补肾之品,取肾为先天之本也。
处方∶生地黄12g败龟板12g川黄柏9g肥知母9g仙灵脾18g仙茅18g全当归9g京赤芍9g芦荟3g粉丹皮9g紫草9g人中黄4.5g(包)
另用;薄荷6g煎水洗患处;锡类散0.6g吹敷患处。
三诊∶年1月10日。服上方药及用洗敷法后,疳疮痊愈。
《金匮要略》指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徐灵胎加以发挥说."蚀干唯为惑,谓热淫于上,如惑乱之气感而生蝴;蚀于阴为狐,谓热淫于下,柔害而幽隐,如狐性之阴也.,"狐惑为患,虽以热毒为主,但其肾必虚,蚀于阴者即肾不足之明证也。故临床治疗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必须滋养肾阴,扶其肾气。《金匮要略》曾提出用甘草泻心汤内服,苦参汤外洗,雄黄重治,此乃治邪实之方,而非治本之举。张老先生治疗本症,强调补肾,以二仙汤合清热解毒药同治,先后治疗5例,均获显效。
十三、重用金线草治愈血淋一例
朱某,男,23岁。
初诊∶年8月19日。
主诉及病史;1年来出现血尿伴尿痛,小便时有突然中断现象。经某医科大学检查,膀胱上可见桂圆核大之致密影,诊断为膀胱结石。患者不愿手术治疗,故来求治。
诊查∶小便时见带血,痛而不畅,脉平,苔白腻。
辨证、治法∶血淋之证,治当消石。
处方∶金钱草60g炙鸡内金9g
二诊∶8月26日。服上方药7剂,排出结石1块,小便已畅。惟尿道中微痛,口腔发炎。药用金钱草、内金、石斛、生地、木通、生甘草调理善后。
湿热下注膀胱,血热妄行,可使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络伤血溢,瘀热蕴结,阻于尿路,可致尿血尿痛而突然中断。本例只用金钱草、内金两味而取效,原因何在?因金钱草可排石,大剂应用,疗效更佳;内金善消砂石,二药合用,既化又排,故取捷效。
本例血淋,病程1年多,膀胱内且有桂圆核大之结石。张老先生,应诊时药仅用2味,仅服7剂,就排出结石1块,足见其功夫之深也。一般而言,治疗血淋,实证者宜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虚证者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张氏则不然,以直取消石为法,从中可看出他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方面的独到之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