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平时生活习惯差,不好动,喜欢吃又咸又油腻的食物,某日他突然剧烈左侧腰痛,于是开始担心自己得了肾结石,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不断地想着:
“长没长肾结石?”
“为啥长结石了?”
“肾结石长多大了?”
“发生其他并发症了吗?”“会不会影响肾功能呢?”
那么,小沈将经历哪些就诊流程呢?
发现肾结石,怎么办
简单问诊和查体
医生首先采集了腹痛发作的病史,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或生活方式,包括不良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等;
然后用手叩叩患者的腰侧,有明显的叩击痛,则提示可能有肾结石,需要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进一步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评估血清电解质水平和肝肾功能指标等,以识别某些与肾结石有关的疾病,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尿酸血症和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2、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和培养等。
pH值7.5和尿培养阳性提示感染性结石病,而pH值5.5提示尿酸结石病;有结石复发风险的患者(如马蹄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进行额外的代谢检测(如收集24小时尿);可以帮助判断肾结石的种类和感染。
二、医学影像检查
1、CT检查:可有效检测肾积水,且检测肾结石的诊断准确性最高。检查结果为阳性时,CT还可明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和超声相比,身型较大的患者或终末期肾病患者更适合CT平扫。若患者的BMI30kg/m2,或男性体重超过kg、女性体重超过kg,应进行标准剂量CT。
2、B超:是常规的、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对肾脏内、输尿管上段、膀胱、前列腺的结石检查效果较好。超声能可靠地检出肾积水。没有电离辐射,如果患者已接受或很可能要接受多次肾结石CT检查,或者为妊娠女性,那么首选检查方法为超声,因其可最大程度减少累积辐射剂量。但测定结石大小以及确定其在输尿管中位置的准确性不如CT。
3、腹部X线平片:可用来测定结石的大小和位置,最常单独使用或与超声联用,以随访治疗肾结石的患者。
但不能检测肾积水。检出结石的准确性低于CT,仅能发现29%-59%由CT平扫检出的结石。检出结石的敏感性不如CT,其敏感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结石的成分、位置和大小,以及患者的体型和肠内容物。可以在图像上观察到较大的不透射线结石,如钙结石、鸟粪石和胱氨酸结石。尿酸结石以及较小(5mm)的结石在腹部X线检查中可透过射线,通常会被漏诊。可将静脉石和血管钙化误认为肾结石,假阳性结果降低了该检查的特异性[1]。
果然,小沈左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完善腹盆CT可见左肾结石合并左肾积水,左肾盂及输尿管壁增厚,化验提示肌酐升高、血色素下降。考虑小沈左肾结石诊断明确,合并左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及贫血,且泌尿系感染不除外。
CT示左肾结石
CT示左肾积水
如何治疗肾结石
一、一般治疗
包括大量饮水,运动,止痛,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等。其中镇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阿片类药物等[2]。
二、排石治疗
大多数直径小于等于5mm的结石能自行排出,若结石直径大于4mm,结石自发排出率随直径增大呈进行性降低,结石直径大于等于10mm及近端输尿管结石不太可能自行排出。
直径大于5mm但小于等于10mm的输尿管结石,可保守治疗,包括:
a.多饮水、适度运动和用力排尿:多饮水可增加尿量,促进输尿管蠕动,每次饮水~ml以上,每日3~4次,使每日尿量保持在~ml以上。饮水后30分钟尽可能走动或作适度跳跃运动。
b.缓解痉挛促进蠕动:①高渗葡萄糖和利尿剂的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进而促进输尿管蠕动,促使结石排出;②解痉止痛剂可缓解输尿管痉挛,促进结石排出,且可减轻疼痛;③排石药可以选择坦索罗辛或硝苯地平等[3]。
对于直径10mm的输尿管结石,或者保守治疗4-6周后仍未排出的远端输尿管结石,建议手术治疗,方案包括:
a.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机器利用声波,将结石震碎成小碎片。
b.经皮肾镜碎石术:在皮肤上打出极小孔洞,将微小工具通过孔洞穿入肾脏,然后取石。
c.输尿管镜术:经尿流出道置入一根细管,利用其末端工具碎石或取石[4]。
肾上盏/中盏的石头容易排出。因为输尿管口位于肾中盏。肾下盏的石头,不容易排出。
三、针对原发病因的治疗
对于能找到原发病因的肾结石,针对原发病因的治疗是最关键的措施。如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高血钙、高尿钙和肾结石,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腺瘤的治疗效果确切[5];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形成的尿酸结石可通过服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6]。
CT示小沈输尿管壁增厚,左肾积水较重,考虑泌尿系感染风险高,需完善尿培养检查,应用抗生素治疗;腰痛方面,予止痛药物对症治疗;针对左侧肾积水,予左侧输尿管支架置入,用于重建或维持输尿管的通畅性。考虑到小沈的肾结石已经引起相对严重的并发症,他住进了泌尿外科病房准备手术治疗。
预防再发
肾结石容易复发,结石病的自然病程研究表明,特发性草酸钙结石的1年、5年和10年时分别约为15%、35%-40%和50%,且男性高于女性[7]。每年大约有10%-25%的无症状的肾结石患者出现肾结石发作症状[3],所以肾结石患者应该在医生建议下保持规律随诊。
若结石体积小、无感染且无梗阻证据,或暂时不适合手术,如妊娠患者,可积极监测;而具有高风险因素的无症状患者则可考虑预防性去除结石或适当的内科治疗,以预防结石发作或进展,其中高风险因素包括:①体内有残留结石,②航空飞行员、频繁差旅者等职业,③病情复杂(神经系统疾病、尿流改道或孤立肾等尿路解剖异常)等[8]。
此外,肾结石患者应该积极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比如大量喝水,或者根据结石成分,改变食物种类等[9]。
手术结束之后,小沈不仅要开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还要定期门诊就诊。
?往期文章推荐:
小管间质病患者如何吃才能帮助控制结石
肾结石不疼就忘了?疼起来真要命!
预防肾结石的饮料指南:咖啡,果汁或饮用水?
肾结石的危险因素
肾脏和泌尿道先天异常的概述
扫